|
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第六制藥廠
原料藥精烘包車間遷建改造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第二號公告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第八條要求,建設單位及環評單位現將本項目環評報告工作內容向社會各界公告如下:
(1)建設項目概況
蘇州第六制藥廠(簡稱六藥廠)是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分支機構,位于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西街64號,現有職工450人,占地面積65000㎡,擁有小容量注射劑、凍干粉針劑、原料藥生產等車間。
六藥廠制劑車間于2007年在吳中經濟開發區東吳南路2號新廠區實施搬遷改造,2009年底建成投產。六藥廠的原料藥精烘包車間系化工項目,根據蘇州市吳中經濟開發區的產業規劃,原料藥精烘包車間應在開發區的化工園區內選址建設,經集團領導與政府有關部門協商一致,原料藥精烘包車間新址位于河東工業園六豐路。原料藥車間將依托化工園區的公輔工程,生產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低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品種。淘汰100噸/年污染大的阿米卡星產品。
遷建項目將新建一座符合國家GMP標準的精烘包車間,車間內設有原料藥生產線。同時新建動力站、廠內污水站、排水管網并建事故廢水池。
(2)環評報告書結論
1.1 符合產業政策
1、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本項目屬于鼓勵類:十一、醫藥9.新型藥物制劑技術開發與應用。
2、本項目屬于《國務院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5年修訂)鼓勵投資產業目錄三、制造業(十一)醫藥制造業1. 新型化合物藥物或活性成份藥物的生產(包括原料藥和制劑)。
3、原料藥生產屬于《江蘇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鼓勵類:六、醫藥 9.新型藥物制劑技術開發與應用。
4、對照《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蘇府〔2007〕110號),本次遷建符合“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技術優勢和產業鏈整體優勢,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構筑產業整體競爭優勢”的精神。
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
1.2 符合發展規劃和環境規劃
本項目位于吳中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內,開發區化工園區產業定位為發展精細化工和生物醫藥業,本項目符合蘇州市和吳中區的相關產業規劃的要求。
吳中經濟開發區具備完善的環保基礎設施,園區提供蒸汽,污水集中處理,集中排放,符合相關的環保規劃。
1.3 符合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要求
本項目采用國內成熟的生產技術、引進先進的設備建設符合國家GMP標準的精烘包車間。
本項目工藝先進、控制技術安全可靠、采用多種節能降耗技術、污染物排放量少,建設項目總體清潔生產水平達國內先進水平。
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溶劑委托吳縣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處理,根據各類廢溶劑所含主要物質的不同,分別提純再利用。
遷建項目采取“循環利用、節約用水”原則,增加公用工程中循環水用量,使水重復利用率高達63.9%。
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要求。
1.4 實現達標排放
建設項目排放的廢水主要為工藝廢水、車間地面沖洗水、純水站排水。企業廢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三級標準,排入開發區污水管網,最終排入河東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后排入京杭運河。
建設項目所需蒸汽由吳中經濟開發區江遠熱電有限公司提供,不建鍋爐,遷建項目有組織廢氣排放,廠界的衛生防護距離為150m。
本項目噪聲主要來自通風風機、空壓機、循環水泵、冷卻塔、中央空調等,噪聲聲級在80-90dB(A)之間。業主擬選用低噪聲設備,并充分利用建筑物隔聲和屏蔽噪聲的能力,風機、循環水泵進行減震處理,使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Ⅲ類標準要求。
建設項目產生的危險固廢廢溶劑、廢活性炭委托吳縣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處理,空原料桶由供貨方回收再利用,全部固廢妥善處置不外排。
綜上可知,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物可以做到達標排放。
1.5 滿足總量控制要求
總量控制分析表明,本項目實施后,通過認真落實各項污染治理措施,貫徹“以新帶老”、“達標排放”、“清潔生產”、“污染預防”的原則,可滿足總量控制要求。
1.6 地區環境質量不變
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和環境影響預測結果表明:遷建項目建成后不會改變本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
1.7 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調查結果表明:
(1)公眾對項目所在地環境質量現狀很滿意的5人占9%,較滿意的52人占86%,不滿意的3人占5%。
(2)公眾對擬建項目的了解程度知道一點的33人占55%。很清楚的21人占35%,不了解得6人占10%。
(3)公眾對該項目建成后認為對環境質量造成影響較大2人占4%,一般的45人占75%,較小的13人占21%。
(4)公眾對本項目的態度堅決支持的25人,占總人數的42%,有條件贊成的12人占20%,無所謂的23人占38%,無人反對。
有條件贊成的條件為希望環保部門在對該項目的管理工作中嚴格執行環保法和有關環保的法規、標準。
公眾對該項目環保方面的建議和要求歸納起來為:被調查者中大多數人對建設項目持支持和贊成態度。說明周圍群眾環境保護意識很強,不僅依法辦事,且對建設項目給予大力支持。被調查者要求建設項目加大對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物的治理力度,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最大限度地減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群眾要求施工過程中應有環境保護措施,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注意防止粉塵、垃圾和噪聲污染,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希望環保部門在對該項目的管理工作中嚴格執行環保法和有關環保的法規、標準。
1.8 風險評價
本項目使用的物料部分屬于易燃物質,在儲存區、生產區儲存量超出臨界量,因此生產廠區屬于重大風險源。
本項目主要事故為易燃原料(甲苯、丙酮)泄露后遇明火燃燒或污水處理站發生故障使廢水直排。發生事故,根據應急預案采取合理的應急措施后,本項目的環境風險可控,不會對園區外敏感點造成影響。
1.9 總結論
綜上所述,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本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1.10 要求與建議
建設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務必認真落實本項目的各項治理措施,加強對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到人,確保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轉,使污染物排放量達到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公司應十分重視引進和建立先進的環保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機制,強化企業職工自身的環保意識。
建議建設單位在車間道路兩側種植一些吸噪性強的高大喬木和灌木樹,既可綠化環境,提高環境質量,同時亦可降低噪聲對廠界外的影響。
建設項目應加強環境管理、安全管理,杜絕廢水、廢氣事故性非正常排放情況的發生。
(3)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蘇州市吳中制藥集團有限公司;聯系人:吳振邦;
電話:0512-65685512; 手機:13771887083
傳真:0512-65287881; E-mail:szwzb@sina.com;
地址:蘇州市東吳南路2號; 郵政編碼:215168;
(4)承擔環境影響評價的單位及聯系方式
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聯系人:劉工;
電話:025-83707357; 傳真:025-83312941,
Email:Liubihu@sina.com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虎踞路175號;郵政編碼:210013;
(5)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公眾對建設項目所在地目前的環境質量狀況是否滿意;
影響當地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和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
公眾對建設項目的了解狀況及反應;
公眾了解建設項目情況后,從環保角度考慮,對該項目建設持何種態度;
公眾對該項目環保方面有何建議和要求。
(6)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以在有關信息公開后,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交書面意見。
|